2015年9月初在美国丹佛举办的第16届全球肝癌交流会上口头上报导。
选题背景:科学研究已证实在EGFR TKI和培美曲塞中间有协同作用
研究内容:易瑞沙医治中提升培美曲塞,在第一次诊治的末期非鳞状肺腺癌并带上活性EGFR突变的亚太地区病人中是不是能增加无病症进度生存率(PFS)?
当选规范:
• 年纪≥18岁(日本和中国台湾为年纪≥20岁)
• 诊断为末期(IV期)或创伤性非鳞状肺腺癌
• EGFR活性突变(19突变占55%,L858R占39.3%,别的EGFR突变为5.8%)
• ECOG PS ≤1
• 以往未进行过全身上下放化疗、免疫治疗或生物疗法
当选時间:2012年2月� 2013年8月
“易瑞沙 培美曲塞”协同组及“易瑞沙”单药组的负相关无病症生存率(PFS)各自为15.8 和 10.9 个月。
分别观查EGFR 19 外显子和 21 外现了突变,发觉两群病人的 PFS 都是有显著获利。
总生存率(OS)的数据信息现阶段尚不成熟。
“易瑞沙 培美曲塞”组的最多见的药品有关副反应为拉肚子(44.4.%),AST 上升(41.3%);“易瑞沙”单药组的最普遍副反应是拉肚子、痘痘样过敏性皮炎。
结果:易瑞沙 培美曲赛医治相较于易瑞沙单药治疗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,PFS明显增加,做到首要终点站,可是3/4级副反应也提升。